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资料中心 > 离岸故事

透过奥的斯达芬奇看离岸公司

作者:Paul 来源:原创 日期:2011-8-25 8:14:07 人气: 标签:

  奥的斯电梯逆行造成的事故还没有平息,达芬奇家居又曝出欺诈消费者的丑闻。上周,尽管达芬奇家居通过微博和官方网站发出致顾客的公开信,对社会关注的九大问题作出回应,承认其代理的部分家具确为国内所产,但其“顾左右而言他”的不负责任态度,还是让绝大部分消费者颇受伤害。

  同样是“洋品牌”,奥的斯电梯和达芬奇家居基本上都犯了同样的毛病,就是利用国人崇洋心理,或降低标准或混淆概念。比如达芬奇一张单人床卖10多万元,一套沙发卖30多万元,并声称所售产品为百分百意大利生产,然而真相是,达芬奇家具不仅非意大利所产,其标榜的“名贵天然实木”也只不过是国产的“高分子树脂材料”。更不能饶恕的是,达芬奇从东莞采购了国产家具后,竟直接拉到深圳口岸“出口”到意大利,然后再从意大利“进口”回上海,这样摇身一变的“洋品牌”难怪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。

  为什么建筑部品行业“假洋鬼子”盛行?为什么一些贴上“假洋鬼子”标签的部品就能身价攀升,甚至得不到应有的监管?分析起来有以下三种原因:

  一是部品行业崇洋心理较重,特别反映在家居业,总愿与一些洋品牌攀亲戚、拉关系。如前几年曝光的“欧曼德国地板”就是打着“德系”旗号,抓住一些国人不求最好、只求最“洋”的心理吸引消费者眼球,牟取利益。

  二是国产品牌不自信。这些年,建筑部品的自主创新薄弱,缺乏原创动力,有些国内部品企业本在国内已经做得不错,甚至完全达到了国际水准,但它们却妄自菲薄,非要找个外国品牌当“衣架”,硬把自己包装成“假洋鬼子”,扔掉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,把“国产”当成是一种负担,把“进口”当成是一种添彩,如此卑微的从业心态显然让达芬奇的“密码”越理越乱。

  三是监管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在达芬奇家居“先出口再进口”的偷梁换柱中,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。从离岸公司或空壳公司的注册到办理产品的“先出再进”,从进驻商场上柜台后的一路畅通到行业协会在事后的袒护,这些失责和缺位无疑都为“达芬奇们”的欺诈开了绿灯。

  可见,要避免类似奥的斯、达芬奇那样的“洋货抬高”逻辑,必须从行业本身加快自主创新,打击原产地造假和产品质量造假,帮助消费者及时识破他们坑蒙拐骗的伎俩,如此一来,才能不让“李鬼”伤及无辜的“李逵”,不使这样的个案扩散成为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。当然。我们还需要健全制度和加强监管,确保消费者能获得到充分的知情权。特别是建立中国家具的原产地标准,显得更加刻不容缓。否则,部品行业还不知道要曝光出多少负面的“达芬奇密码”。
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