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5家公司拟上市主板,其中254家企业排队待审;220家企业拟上创业板。
证监会打“透明牌”
2011年末,新上任不久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公开表示,证监会将带头讲诚信,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阳光作业,搞好主动沟通和解疑释惑,提高监管工作的透明度。昨日,证监会通过官方网站发布的多项公告,可谓是上述表态的落实行动之一。
证监会此次发布的 “情况表”包括《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及申报企业情况》以及《创业板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及申报企业情况》两部分内容,分别涉及拟在主板上市的企业、拟在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基本情况。
同时,证监会公布了IPO的审核工作流程,分为受理、见面会、问核、反馈会、预先披露、初审会、发审会、封卷、会后事项、核准发行等主要环节,分别由不同处室负责,相互配合、相互制约。对每一个发行人的审核决定均通过会议以集体讨论的方式提出意见,避免个人决断。申报企业情况以表格形式公示,内容包括申报企业的名称、注册地、所属行业、拟上市地、保荐机构、保荐代表人、会计师事务所、签字会计师、律师事务所、签字律师、备注等信息以及本年度首发申请终止审查企业的名称、终止审查决定时间。
昨日晚间,某上市券商保荐代表人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称,“证监会此举的目的,正是为了加大新股发行审核工作的透明度,同时也为媒体加强舆论监督提供了公开信息支持。”
该人士还表示,根据证监会的最新要求,IPO公司从2月1日起,将提前1个月公布招股书预披露。因此,昨日证监会公布的首发公司基本情况,其实也是配合此次新股发行的新政实施。